本土第四波新冠疫情延燒,耳鼻喉科醫師張弘表示,最近到診所的確診患者增多,有 80%都是第一次染疫,也有打了四劑或五劑疫苗仍感染的人,「天選之人」難逃這波疫情,他提醒尚未確診人、高風險者和一劑疫苗都沒打的族群,出入公共場域要勤洗手、戴口罩,尤其是高風險者應減少群聚機會。 張弘接受《中視》訪問說,本土新冠第四波疫情爆發,診所幾乎都要排隊,每天都有超過200至300位患者,他觀察到這波疫情每5人就
最近社區多種病毒流行中。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今(25)日警告,如果孩子出現發燒症狀,有可能是感染呼吸道病毒,「除了新冠病毒、流感病毒外,鼻病毒、副流感(Type 1、3、4)、人類間質肺炎病毒、腺病毒正在社區流行中」,更重要的是「混合病毒感染」相當常見! 吳昌騰提到,最近兒科急診病人不少,孩子發燒除了可能感染新冠病毒、流感病毒,也有可能是其它呼吸道病毒作祟,吳昌騰提醒,這段期間新冠
我國防部月初證實,向美採購、原定今年第四季交貨的第一批新F-16V戰機延遲交付,主因在於與新冠疫情相關的供應鏈中斷,不過美媒報導,戰機延宕交付的主因不只是新冠,美國空軍表示,主要在於面臨「複雜的開發挑戰」。 美媒23日報導,美國空軍指出,售台新一批F-16V戰機延遲交付,主要在於面臨「複雜的開發挑戰」,美國政府、台灣及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 Corp.)正在積極地減
本土第四波新冠疫情來勢洶洶,疾管署公布過去一周中重症患者平均日增204例,增幅超過32%,根據過去重症率1%推算,國內目前一天約新增2萬多名確診個案。小兒科醫師王韋力分享,昨遇到一位小病人,這位小朋友已經確診5次,平均3、4個月就得一次,連打疫苗的機會都沒有,也算是另類的「天選之人」吧。 疫情加溫,疾管署預估6月底會達高峰,王韋力昨天在臉書發文,每天居家快篩兩條線的病人越來越多,之前才討論可
本土新冠肺炎升溫,疾管署公布,過去一周中重症併發症平均日增204例,增幅超過32%,平均日增數創下輕症不必通報來最高。因此宣布,原訂5月31日後,醫療機構、醫事機構、一般護理之家及老人福利機構持續規定佩戴口罩。 疾病管制署今天公布,上周新冠肺炎每日平均新增204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7日新增154例上升,增幅超過32%。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平均日增204例
家中小寶貝受過敏所苦,你以為一定是花粉或空氣污染造成的嗎?實際問題可能出現在你家裡!Discovery頻道推出全新特集《從台灣看未來:兒童健康》,節目主持人Janet謝怡芬育有2子,她發現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小朋友待在室內還是有過敏問題,請教專家後得知居家環境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等隱形殺手,也會危害孩童健康。Discovery頻道《從台灣看未來:兒童健康》帶領觀眾認識健康建築與居家環境的重要
本土第四波疫情再起!有醫師分享一名住院患者突然病情惡化,一驗發現確診新冠肺炎,讓他直說「這就是院內交叉感染啦」,而這名患者今(19)日也傳出病危的消息,醫師表示,目前院內確診者與無確診者「混住」,門診也都一起看並無分流,且專責病房也被撤除,「病人一多一樣到處傳染」。 台北巿立聯醫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昨日在個人臉書發文指出,有一名住院患者原本病情逐漸好轉,不料最近突然惡化,一驗果然確
第四波Omicron疫情反撲,本土確診數大增,一名男大生分享,朋友疑似確診卻不肯篩檢,每天照常到校上課,讓他很好奇現在確診免隔離,到底還要不要篩檢?引起網友討論,不少苦主抱怨,篩不篩都沒差,因為不想上班也要去,現在沒防疫假可請,而且確診請假沒人能替補工作,只好拖著病懨懨的身體去工作,畢竟要賺錢啊! 一名男大生昨在Dcard上分享,現在確診免隔離,改採「0+N」的方式,他有個朋友說自己疑似確診
國內進入第四波Omicron疫情,疫情明顯上升,上周平均每天新增154例本土個案。醫師沈政男指出,解封後感染風險有增無減,自己近日與朋友聚餐,隔天就有人確診,提醒民眾做好個人防護,若是未打疫苗的人要加倍警戒,建議施打疫苗。 沈政男18日在臉書發文提及,新冠疫情最近又拉出了一小波高峰,而且XBB比例似有攀升的趨勢,「前幾天脫下口罩跟幾個朋友吃披薩以後,第二天就有人確診了」,自己之所以沒有染疫,
新冠疫情再起,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口罩令解除以後,本土通報確診數再度增加,本土正式進入第四波Omicron疫情。一名女網友也驚覺最近身邊確診的人似乎變多了,另有不少「天選之人」則哀號說,疫情爆發至今撐了快3年沒確診,沒想到最後還是擋不住,莫名其妙中了,引起網友討論。 一名女網友近日在Dcard上發文分享,相較於前幾個月,她發現最近身邊許多人都確診了,讓她忍不住聯想到,在2021和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