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恐在秋冬進入新一波流行,目前本土變異株以XBB為主流,疾管署規畫最快9月最後一周開打XBB.1.5疫苗。食藥署今天晚間宣布,經專家會議審查,核准莫德納XBB.1.5疫苗專案輸入,適用於6個月以上兒童、青少年及成人,目前已開始準備檢驗封緘相關工作,待疫苗進口後,將全力配合疾管署接種政策。 根據疾管署近四周監測,本土檢出病毒株以XBB為主流,占比高達99%。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惠昨(12)表
國內新冠肺炎隨著3月20日防疫鬆綁後,進入後疫情時代,但疫情事實上沒有消失,加上免疫負債效應影響,新冠、流感等呼吸道病毒齊發,基層診所今年五月病人成長3成,醫師直呼「從業20年從來沒看過這麼多病人的五月」,連帶影響健保點值被稀釋,要求健保署比照中醫撥補專款,不要讓醫生防疫的時候飽受風險,疫後給醫生的錢卻大打折扣。 台灣今年3月20日開始,實施輕症免通報,正式進入後疫情時代,民眾即使確診,就醫
原定今年3月就要訪台的BNT(Pfizer-BioNTech)總公司,近日總營運長Mr.Sean Marettia終於來台,明天即將與衛福部次長周志浩、疾管署長莊人祥見面,會談有關COVID-19疫苗、癌症疫苗等相關議題,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表示,到底要不要再度購買新冠疫苗,不會先預設立場。 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表示,BNT德國總公司行程不斷延宕,這次是雙方第一次會面,明天預計由衛福部次長周志浩、疾
國內新冠疫情連續8周下降,但世界衛生組織(WHO)近日將其Omicron新變異株EG.5列入「需留意變異株」。疾病管制署表示,EG.5自今年5月份首度在國內檢出,近期占比持續上升,本土約12%、境外約3成,近四周檢出69例。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說明,近期新冠併發症個案呈現下降趨勢,上周每日平均新增60例,較前一周(74例)下降19%;全國住宿式機構篩檢陽性率、口服抗病毒藥領用情形皆呈現
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國內也逐漸恢復正常生活。疾管署今宣布,明日起,將取消染疫醫護人員的5天支持性給假。檢驗陽性的醫護人員,若仍在發燒,建議等待24小時、症狀緩解再回到工作崗位。另陪病的民眾,也取消出示當日快篩陰性證明的規定,若仍在自主健康管理、有症狀者,非陪病不可,才需出示隱形證明。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隨著新冠肺案門急診人次、重症數、藥物使用量、機構陽性率下降,專家會議決定逐漸恢復正常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下降,疾管署今天公布,確診者自主健康管理天數「0+N」方案,由原本10天減為5天,此外,確診者支持性給假也取消,兩個新制將於自8月15日上路。 疾管署今日表示,根據監測資料顯示,近期國內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趨緩,為使民眾回歸日常,減少感染COVID-19對生活之影響,經評估國內外疫情狀況、病毒變異情形,且依目前COVID-19疫苗接種狀態、感染率,推估國
美國國務院官網昨(11)日微調對台灣的旅遊建議(Travel Advisory),不過細看內容,仍維持去(2022)年10月將台灣調降至「常規預防措施」的第1級別,僅兩度出現的「國家」一詞被拿掉。 美國國務院官網昨日調整對台旅遊建議內容,公告簡短寫道:「經過定期審查後微調,並重新發布。」 美國國務院上一次調整對台旅遊建議是在去年10月24日,當時因台灣已邊境解封,逐步走向與新冠病毒共存
疾病管制署今天公布,上周平均每日新增190例新冠肺炎本土併發症個案,較前7天每日平均207例降8.2%,整體新冠疫情已過高峰,預期病例數會持續下降,至少維持2到3個月。另流感疫情也呈現下降趨勢,但上周仍新增8例重症死亡案例,提醒長者及慢性病患不可輕忽。 新冠疫情方面,國內上周新增檢出102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確定病例。其中59例本土個案分別為53例XBB(其中XBB.1.5佔15例、X
受到端午連假通報遞延效應影響,疾病管制署今天公布國內上周每日平均新增207例COVID-19本土中重症確定病例,確診數較前一周降10.8%,不過死亡則新增45例,較前一周每日死亡平均數24例暴增8成8,接近1倍,主要因前一週連假期間院所死亡通報及審查數下降等因素影響。疾管署表示,近期全國疫情持平,仍處高原期,須持續關注後續疫情變化。 原本評估新冠疫情六月就會脫離最高峰,不過整體疫情仍持續處在
疾管署今公布上周新增232例中重症,平均每日新增24例死亡,更警告端午連假後疫情傳播風險還會上升,結果馬上應驗。一名男網友25日與兩名同事吃飯,其中一人邊吃邊咳,結果隔天早上他就發燒39度,快篩陽性,另外兩名同事也確診高燒,引起網友共鳴,不少人也是被別人害到中鏢。 原PO昨天(26日)在PTT表示,25日晚上他與兩個同事吃飯,其中一人邊吃邊咳,當天半夜他就出現頭痛,早上高燒39.2度,快篩後